首页 贷款利率 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原因(中小企业融资苦衷)

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原因(中小企业融资苦衷)

贷款利率 2024-03-03 16:57:18 801 金融资讯网

“融资难”:中小企业抱怨银行“哭诉不公”,企业实际资金成本是贷款利率的近一倍。

在国家相关部委多次发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背景下,《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各地调研发现,政策利好并未改变中小企业贷款成本上升的趋势。

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原因(中小企业融资苦衷)

尤其是今年以来,贷款利率不断攀升,10%以上的利率成为普遍现象,而这还只是表面的融资成本。如果一个企业真的要全额借款,最终成本几乎翻倍。

据记者调查,尽管中央多次要求银行贷款向中小企业倾斜,但企业的贷款成本仍在上升。除了贷款利率上升,抵押物、担保费、咨询费、理财产品强制搭售等各种要求也让企业不堪重负。

西部某大型园林工程企业总经理叶盛告诉记者,该公司每年融资总额约1亿元,银行信贷占80%以上。“今年银行贷款利率从去年的8%上涨到10.5%,上涨了近30%,仅公司利息支出就增加了200万元。

这是公司的净利润。"

记者发现,今年以来贷款利率不断上涨,10%以上的利率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这还只是表面的融资成本。如果一个企业真的要全额借款,最终成本几乎翻倍。

江苏省徐州市某机械制造企业总经理陈军说,目前中小企业融资仍以银行抵押贷款为主,银行对抵押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像他们这样的企业,银行很难认定他们的厂房和设备是有效的抵押物。

股东要拿出自己的房产做抵押,但银行只按房产评估价的60%放款,往往是杯水车薪,会产生1%左右的评估费。“如果缺少抵押物,企业必须找担保公司担保,才能向银行贷款。

企业要交高达4%的担保费。"

担保费只是企业贷款过程中的各种费用之一。贵州爱辉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公司今年向银行申请贷款1000万元,担保费45万元,银行财务顾问费约50万元。

银行还代扣300万元强制企业购买理财产品,贷款过程中疏通关系的费用约20万元。最终,企业拿到的贷款不到600万元。“表面上只有12%的年利率,但企业实际贷款成本超过20%。”

此外,银行贷款审批难也让企业很无奈。不少中小企业负责人坦言,大部分银行的贷款审批程序非常复杂,贷款展期和续贷的审批流程更是漫长。企业在年中和年末有紧急资金需求时,不能依赖银行贷款。

只能选择利率较高的民间借贷机构。

多家银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银行贷款业务的核心是风险控制。由于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控成本高,利润低,企业“融资贵”的板子不能完全打在银行身上。

四川某大型国有银行信贷部负责人表示,中小企业在经济实力、财务状况、信用状况、抵押资产等方面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比。“因为信用风险,我们自然不愿意借钱给中小企业。即便如此,

会有更多的前提条件。"

利润因素也是银行关注的问题之一。一些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银行放一笔几千万的贷款和放一笔几百万的贷款需要走同样的流程,但是小额贷款的审批却要付出更高的贷前调查成本和贷款审核成本。

利润远低于大额贷款,所以银行往往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

受访专家建议,短期内,宜规范银行涉企收费标准,监管各大银行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从长远来看,必须拓宽融资渠道,逐步改变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的现状。

首先,规范银行涉企收费标准,加强对银行各种“金融创新”的监管。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童表示,银行涉企收费标准缺失导致各种收费。

于是,各种“财务咨询费”“咨询费”层出不穷。建议有关部门规范银行涉企收费标准,取消无实质性服务的收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其次,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畅通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专家建议,应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和淘汰主板市场,恢复投资者信心;研究和推动中小企业板市场的拓展,优化其运行环境。

同时,研究推出场外交易、股权互换等方式,采取多种措施推动中小企业建立直接融资渠道。

第三,鼓励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国内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汉华金融控股董事长张国祥表示,从成本和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仅靠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是长久之计。

在面向中小企业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中,小额贷款公司比银行更具竞争力,可以有效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建议放开小贷公司融资渠道,纳入央行征信系统。

鼓励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

第四,加快发展国内风险投资基金。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樊纲建议,结合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验,加快发展国内风险投资基金。目前国内的风险投资基金应该主要由政府来倡导。

各种形式的基金共同参与。以成长型、科技型、有发展前景的竞争性中小企业为投资对象,以提供发展所需资金、管理咨询等服务的形式介入中小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要建立风险基金的退出机制。

时机成熟时退出一家企业,转向另一家中小企业,实现风险投资资金的良性循环,保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金融资讯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467号-58